《五牛图》诞生于隋唐,是韩滉在创作,世界著名的动物画,主要材质采用纸本,作品大小20.8×139.8cm,目前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作品图鉴
作品介绍
中文:《五牛图》
原名:《五牛图/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作者名:韩滉(隋唐)
作品题材:动物画
作品大小:20.8×139.8cm
制作材料:纸本
藏馆:故宫博物院
作品赏析
《五牛图》是为数寥寥的几件唐代纸绢绘画传世真迹之一,具有极其珍贵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作者韩滉是唐玄宗时的宰相,史书记载他廉洁公正,振农励耕,所以这幅以牛为主题的绘画可能有鼓励农耕之意。画面中的五头牛,各具姿态,或吃草,或翘首面驰,或纵蹄而鸣,或回顾而舔舌,或缓步而趾行,神情生动,准确地勾绘出牛的体态结构;线条简洁自然,笔法老练流畅,极富艺术表现力。本图无作者款印,本幅及尾纸上有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同样以动物画知名的赵孟頫在题记中赞其为“神气磊落,稀世名笔”,可谓恰如其分。
作者介绍
韩滉(723年-787年),字太冲,京兆长安人,中国唐朝中期政治人物兼知名画家。韩滉的父亲韩休曾为太子少师,于唐玄宗时任宰相。韩滉于肃宗时入仕,为监察御史十多年,以廉洁公正著称,代宗时任户部侍郎判度支(771年),对于当时不振的唐朝财政颇有助益。后担任太常卿,朝廷以吏部尚书刘晏判度支,韩滉出京为晋州刺史。大历十四年(779年),任浙江东西观察使,加检校礼部尚书。781年转任润州(今江苏镇江)刺史、镇海军节度使,德宗时各地藩镇叛乱,爆发泾原兵变,中央政府危急,韩滉在两浙提供稳定的粮食和布帛支援,“毁撤上元县佛寺、道观四十馀所,修坞壁,建业抵京岘,楼雉相属,以佛殿材于石头城缮置馆第数十”,对平乱有很大帮助,因功786年昇为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金紫光禄大夫。贞元初年,加封晋国公,贞元三年(787年)二月,去世,卒后赠太傅,谥忠肃。著有《春秋通例》一卷、《天文事序议》一卷等。
以上就是关于《五牛图》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动物画、隋唐作品,请关注老茶馆万事,感谢大家的支持。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