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诗帖白马篇》祝允明知名作品赏析

《草书诗帖白马篇》诞生于明代,是祝允明在创作,创作地点中国,世界著名的书法篆刻,主要材质采用水墨/纸本,作品大小36.1X1147.5cm,目前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品图鉴

《草书诗帖白马篇》知名作品赏析

作品介绍

中文:《草书诗帖白马篇》

作者名:祝允明(明代)

作品题材:书法篆刻

作品大小:36.1X1147.5cm

制作材料:水墨/纸本

藏馆:台北故宫博物院

国家:中国

作品赏析

《草书诗帖》,被誉为明代奇才草书绝品,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明祝允明(祝枝山)所作。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书曹植《乐府》四首,是祝允明的代表作品。此帖为曹植《乐府》诗四首中的《白马篇》,又名《草书手卷曹植诗四首白马篇》。内容: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0年-1526年),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生而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祝允明的科举仕途颇为坎坷,十九岁中秀才,五次参加乡试,才于明弘治五年(1492)中举,后七次参加会试不第。甚至其子祝续也在前一科中进士,于是祝允明绝了科举念头,以举人选官,在正德九年(1514),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嘉靖元年(1522),转任为应天(今南京)府通判,不久称病还乡。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祝枝山的狂草,骨力弱于旭、素,但在宋人影响下,又自成一格”。其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

以上就是关于《草书诗帖白马篇》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书法篆刻、明代作品,请关注老茶馆万事,感谢大家的支持。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