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意的胜利》诞生于后文艺复兴时期,是皮埃特罗·达·科尔托纳在1633年-1639年(36岁)创作,属于巴洛克艺术风格作品,世界著名的错视装饰画,主要材质采用湿壁画,目前收藏于巴贝里尼宫。
作品图鉴
作品介绍
中文:《神意的胜利》
原名:《The Triumph of Divine Providence》
作者名:皮埃特罗·达·科尔托纳(后文艺复兴时期)
作品时间:1633年-1639年(36岁)
艺术风格:巴洛克艺术
作品题材:错视装饰画
制作材料:湿壁画
藏馆:巴贝里尼宫
作品赏析
皮埃特罗·达·科尔托纳是罗马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意大利巴洛克流派的奠基人之一。科尔托纳的构图具有变幻莫测、灵活多变的特点,他的人物造型却带有风格主义的夸张。科尔托纳创作的壁画的成功之处在于其风格上与博罗米尼建筑的协调,完成了巴洛克建筑、雕刻和绘画一体化的任务。1633年至1639年科尔托纳创作这幅穹顶湿壁画《神意的胜利》,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现藏于罗马的巴贝里尼宫。1623年,巴贝里尼家族的乌尔班八世当选了罗马教皇。为此,乌尔班八世委托科尔托纳在其住宅巴贝里尼宫大厅天花板上绘制一幅湿壁画,以表达一个主题:家族的权力和荣耀,包括教皇乌尔班八世,都来自上帝的赋予,同时也指出家族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所以,这幅湿壁画作品又称之为《神圣上帝和巴尔贝里尼权力的寓言》。科尔托纳把天花板分为五个部分,最大的镶嵌板位于中央。其他四块镶嵌板延伸到四面的墙上。画中的天空将五个部分连接为一体。云层上的人物,来自地球,集合成4对。圣母玛丽亚头上笼罩着神圣的光环,传递着上帝的福音,圣母抬起右手将上述人物一一升起,这意味着他们(巴贝里尼家族)将变为不朽。
作者介绍
皮埃特罗·达·科尔托纳(意大利语:Pietro da Cortona,1596年11月1日-1669年5月16日),十七世纪意大利的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原名Pietro Berrettini,因出生在科尔托纳镇而得到科尔托纳的名号。他是意大利巴洛克鼎盛时期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品是位于罗马巴贝里尼宫大厅的壁画《神意与乌尔班八世的颂赞》。
以上就是关于《神意的胜利》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错视装饰画、后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艺术艺术作品,请关注老茶馆万事,感谢大家的支持。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