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达萨雷伯爵像》拉斐尔知名作品赏析

《巴尔达萨雷伯爵像》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是拉斐尔在1516年(32岁)创作,属于文艺复兴全盛期风格作品,世界著名的肖像画,主要材质采用油画/帆布,作品大小67x82cm,目前收藏于卢浮宫。

作品图鉴

《巴尔达萨雷伯爵像》知名作品赏析

作品介绍

中文:《巴尔达萨雷伯爵像》

原名:《Portrait of Baldassare Castiglione》

作者名:拉斐尔(文艺复兴时期)

作品时间:1516年(32岁)

艺术风格:文艺复兴全盛期

作品题材:肖像画

作品大小:67x82cm

制作材料:油画/帆布

藏馆:卢浮宫

作品赏析

卡斯蒂廖内是拉斐尔的好友,是意大利菲拉拉、乌尔宾诺、曼图拉三个城邦的外交官兼宫廷侍臣,也是当时很有影响的人文主义学者。他的代表作、著名的《侍臣论》是对当时封建贵族等级模式的巨大冲击。他认为,“完美的侍臣”形象应该是一种“勇敢、精明、热爱真理、多才多艺而且是有文化教养的人”。这幅作品真切而生动地反映了这位政治家、外交家兼学者于一身的形象特征:他那黑亮、锋利而又平和的眼神,好象能够看穿一切;他那微红、紧闭、外柔内刚的双唇,显示了他自信、果断、严谨和善辩的机巧;微微翘起的下巴,那浓密、整齐的络腮胡须,显示了意大利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学者特有的风范;那黑色的礼帽,白色的衬衫,灰黑色的素装又反映了被画者在当时主张摒弃艳装提倡素装的时代风尚。如果用拉斐尔的这幅肖像画与前两期我们看到的作品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他的画既没有达·芬奇画中那朦胧、神秘的晦涩;也没有米开朗基罗雕刻中那紧张、沉重的悲剧意识。他的画单纯、明快、温煦、甜美,与前者相比显得更亲切、更平和、更能接近一般欣赏者的审美口味。

作者介绍

拉斐尔·圣齐奥(意大利语:Raffaello Sanzio,1483年4月6日-1520年4月6日),本名拉斐尔·桑蒂(Raffaello Santi),常简称拉斐尔(拉丁语:Raphael),意大利画家、建筑师。与列奥那多·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合称“文艺复兴艺术三杰”。拉斐尔的画以“秀美”著称,画作中的人物清秀,场景祥和。1483年4月6日凌晨三时,拉斐尔诞生于意大利的乌尔比诺,其父乔万尼·桑西是位默默无闻的画家。拉斐尔长大后,乔万尼发现他特别喜爱绘画,并在这方面颇有天赋,便开始教他学画。在父亲去世后,拉斐尔师从佩鲁吉诺,他学习老师的绘画风格,每一细节的模仿上都异常逼真。1502年,拉斐尔受佩鲁贾的蒙杜杰修道院院长委托,创作《圣母加冕》,并于1503年完成。1504年,拉斐尔在佛罗伦萨的圣弗朗切斯科教堂创作了《圣母的婚礼》,这幅画表明他在技巧上超越了佩鲁吉诺。1509年10月4日,拉斐尔被授予教会“首席画家”的荣誉头衔。之后他名声大噪,有创作了许多作…

以上就是关于《巴尔达萨雷伯爵像》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肖像画、文艺复兴时期和文艺复兴全盛期艺术作品,请关注老茶馆万事,感谢大家的支持。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