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台实景图》诞生于明代,是唐寅在1506年(35岁)创作,创作地点中国,属于文人画/吴门画派风格作品,世界著名的山水画,主要材质采用绢画/水墨,作品大小画芯:26.2×23.9cm,目前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作品图鉴
作品介绍
中文:《沛台实景图》
作者名:唐寅(明代)
作品时间:1506年(35岁)
艺术风格:文人画/吴门画派
作品题材:山水画
作品大小:画芯:26.2×23.9cm
制作材料:绢画/水墨
藏馆:故宫博物院
国家:中国
作品赏析
《沛台实景图》是明代画家唐寅创作的绢本水墨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唐寅此图纯用水墨,完全是纪实写生之作。庭院屋舍结构清晰,颇具透视感。各种树木相间杂,多用空勾夹叶,繁而不乱。近景坡石用细笔长皴,微作晕染,工劲中兼有细秀圆润,是唐寅较富特色的山石画法。唐寅在题诗中讲述了绘制此图的原由。明正德元年丙寅(1506年),唐寅36岁时,陪同大学士王鏊游览沛台后绘此图,并赠茂化学士。沛台,又名歌风台,位于今江苏省沛县境内,相传,汉高祖刘邦曾于此饮酒放歌,后人于是筑此台以纪之。唐寅此图纯用水墨,完全是纪实写生之作。庭院屋舍结构清晰,颇具透视感。各种树木相间杂,多用空勾夹叶,繁而不乱。近景坡石用细笔长皴,微作晕染,工劲中兼有细秀圆润,是唐寅较富特色的山石画法。远景一角山林,雾气沉沉,墨色湿润,与近景相比较,虽有近大远小的区别,但在空间位置上却有很大的随意性,反映了中国古代画家对空间处理的独特理解。整幅作品融宋代院体技巧与元人笔墨韵味为一体,呈现出劲峭而又不失秀雅的品貌。
作者介绍
唐寅(1470年-1524年),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直隶吴县人,吴中四才子之一。唐寅在画史上又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或“吴门四家”。唐寅出生于世商家庭,有一妹一弟,父亲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唐寅考中苏州府试第一名,进入府学读书;弘治十一年,考中应天府乡试第一(解元),入京参加会试;弘治十二年,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坐罪入狱,贬为浙藩小吏。从此,唐寅丧失科场进取心,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唐寅晚年生活穷困,依靠朋友接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病逝,时年五十四岁。唐寅的山水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
以上就是关于《沛台实景图》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山水画、明代和文人画/吴门画派艺术作品,请关注老茶馆万事,感谢大家的支持。
暂无评论内容